會員登入
帳號:
密碼:
認證:
1942
詢價必答
姓名:
性別: 男.
電話:
手機:
股票名稱:
詢價 (買):
詢價 (賣):
張數:
認證:
7135
以手機號碼自動登入:

0800-222-895

0910-317-360

02-8522-3336

QRCode 便捷網址連結

首頁 > 公司基本資料 > 貝萊德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 個股新聞
個股新聞
公司全名
貝萊德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個股新聞
項次 標題新聞 資訊來源 日期
1 美緩降息 投資級債前景樂觀 摘錄工商C2版 2025-03-10
美國聯準會對美國通膨重啟擔憂,降息步伐持續放緩,投信法人表 示,這對債券整體收益而言,投資等級債前景仍樂觀,支撐利率高位 震盪因素仍在,建議配置中天期公司債因應殖利率曲線趨陡利率環境 。

  台新靈活入息債券基金研究團隊指出,投資等級市場中高利率環境 有利銀行業,利率高位震盪有利金融業延續2024年優異表現,大型銀 行對未來降息或經濟放緩情境已做好充分準備,川普對於金融監管鬆 綁的效應有利於銀行資金使用效率上升。在高利率低利差環境下,選 券重要性提升,留意資金成本壓力較大的發行人,看好未來需求穩固 且創造現金流能力強的核心消費、公用事業。

  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張繼文認為,作為長期核心資產的策略, 全天候債券策略的投資標的會以投資等級債券為主,比重至少70%, 在過去幾十年美國公債長期趨勢走低的環境下,市場往往忽略了浮動 利率債的優勢。但在2022年美國開始暴力升息至今,這種配息隨美國 基準利率升高的債種,表現在所有債種中最為出色。

  兆豐投信研究團隊對於債市投資展望,儘管川普上任後提出的關稅 政策引發市場波動,但美國經濟基本面仍維持強韌,目前美國失業率 維持在4%,通膨率接近聯準會2%目標,美國經濟仍持續成長,預期 將實現軟著陸。

  聯準會自2024年9月已實施三次預防性降息,加上目前美國通膨率 低於3%,整體經濟基本面穩健,市場預估2026年貨幣政策寬鬆方向 更為明確,未來兩年仍將處於降息階段,有利於固定收益投資工具表 現。

  在降息循環初期,由於殖利率仍處相對高位,投資等級公司債不僅 較公債擁有更高的債息收益,更具備相當的安全性。在降息期間,這 類債券可望同時獲得債券價差的資本利得,滿足收益與避險需求。

  貝萊德投信強調,台灣投資人較偏好收益型商品,如果比較主要固 定收益資產類別過去十年之間的收益率,能發現到期日少於一年的超 短債類型資產,在當今的市場環境下,不僅能兼具低風險與高品質, 還有機會獲得相對可觀的回報。
2 追收益、降風險 超短債投資價值浮現 摘錄工商C2版 2025-02-19

  2025年金融市場波瀾起伏,投信法人分析,眾多市場變數或將提升 通膨上漲與經濟成長放緩的風險,使得聯準會在短期內更難啟動進一 步降息,延續「Higher for Longer」的現象,利率可望長期維持在 高水位,投資人可鎖定債券投資。

  貝萊德投信指出,台灣投資人較偏好收益型商品,如果比較主要固 定收益資產類別過去十年之間的收益率,能發現到期日少於一年的超 短債類型資產,在當今的市場環境下,不僅能兼具低風險與高品質, 還有機會獲得相對可觀的回報。截至2025年1月,3個月天期的美國國 庫券收益率都圍繞在4.3%的水位附近,處於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 來相對高檔的水準,有助投資人為手頭上的現金部位,找到具有收益 潛力的去處,此外,超短美債也能讓投資人承擔較少的利率風險。

  貝萊德投信指出,投資人亦可以直接投資美國國庫券以捕捉此一市 場機會,但投資於追蹤超短天期美國國庫券指數的指數型基金,不僅 與ETF一樣成分透明,還能省去債券到期後須重新再投資的負擔與風 險,基金每日可申贖的特性,也更方便投資人靈活運用資金。貝萊德 iShares安碩0-3月美國國庫證券指數基金追蹤ICE 0-3個月美國公債 指數,近半年平均殖利率落在4.64%,協助投資人在當前利率高原期 掌握超短美債投資策略,可望獲得較低風險的收益優質機會。

  投信法人分析,可鎖定多元債種與依據總經環境靈活配置的債券基 金,再搭配混合資本債(Hybrid bond)及浮動利率債(Floating-R ate Note),協助投資人保持穩定投資組合的長期目標。

  野村全天候環球債券基金經理人林詩孟表示,混合資本債通常由優 質、投資等級的大型公司所發行,債券定位概念類似於金融次順位債 ,但混合資本債發行人是金融機構產業以外的公司。
3 超短天期美債基金 開募 摘錄經濟B2版 2025-02-17


面對市場不確定性,貝萊德投信推出貝萊德 iShares 安碩0-3月美國國庫證券指數基金,將於今(17)日開募。這是台灣第一檔0-3月的超短天期美債指數型基金,也是貝萊德投信第一檔純債券產品,提供新台幣與美元雙級別,且都有月配息選項,幫助投資人找尋增加收益的機會。

貝萊德是全球規模最大的資產管理集團,到去年底所管理的資產達11.6兆美元,旗下管理眾多主動式基金,並擁有iShares安碩這個全球第一的指數型暨ETF產品平台。

貝萊德iShares安碩0-3月美國國庫證券指數基金追蹤ICE 0-3個月美國公債指數,近半年平均殖利率4.64%。由於美國聯準會(Fed)降息速度趨緩,利率仍將在高原期維持一段較長的期間,超短天期美債承受的利率波動風險較低,收益也很有吸引力。

台灣投資人偏好收益型商品,近年來長天期美債尤其吸金。貝萊德投信指出,如果比較主要固定收益資產類別過去十年間的收益率,發現到期日低於一年的超短債類型資產在當今市場環境下,不僅能兼具低風險與高品質,還有機會獲得可觀的回報。

貝萊德投信表示,到今年1月止,3個月天期的美國國庫券收益率約4.3%,處於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相對高檔的水準,有助投資人為手頭上現金部位找到具有收益潛力的去處。

貝萊德投信指出,投資追蹤超短天期美國國庫券指數的指數型基金,不僅與ETF一樣成分透明,還能省去債券到期後須重新投資的負擔與風險。基金每日可申贖,也方便投資人靈活運用資金。
4 投信投顧公會分享訣竅 鼓勵紀律投資 摘錄工商A 11 2025-01-03
 投信投顧公會全國大專院校共同基金理財巡迴講座最後一波由統一 、復華、元大及貝萊德投信深入大學院校和同學們分享正確投資理財 思維、國內基金市場現況、共同基金及定期定額正確投資觀念,同時 分享挑選優質基金的指標,勉勵同學及早透過有紀律的投資方式來累 積人生第一桶金。

  統一投信總經理董永寬讓健行科大同學先了解主被動基金的特色與 優勢,同時分享挑選優質基金的指標,包括主動式基金可由公司口碑 、投研團隊素質、基金運作與實際績效等指標來選擇;ETF則可以規 模較大、成交量足、成本較低等條件來篩選。至於基金投資方式,由 於定期定額本身具備不需擇時且能「平均成本」優勢,適合投資新手 與小資族作為達成中長期理財目標的首選,建議大學生及早選好優質 基金,透過「長期累積」+「停利不停扣」的定期定額,讓時間成為 投資的朋友,就能盡快存到人生第一桶金。

  復華投信投資理財處經理詹博宏從分享近五年大學新鮮人薪資只成 長5.8%,同期間還有通膨侵蝕消費力等統計數據,提醒靜宜大學同 學們理財的重要性,尤其勉勵同學要養成「先儲蓄再支出」的正確理 財思維,加上善用年輕帶來「時間複利」的主場優勢,及早透過理財 享受豐沛人生。詹博宏也介紹了主被動基金的運作架構與類型,建議 同學們以基金定期定額作為理財的敲門磚會比投資單一股票減少許多 風險,尤其藉此有紀律的持續投資,也能克服人性,將市場波動轉為 機會,是累積財富的最佳管道。

  元大投信到義守大學和同學們分享投資理財的思維基礎,包括「想 賺多少之前 先想能賠多少」以及「選對市場比努力還重要」等觀念 。接著介紹美國和台灣ETF市場快速發展概況,透過ETF資產配置也可 滿足人生週期各階段理財需求,包括年輕時從零股交易開始,隨年紀 與收入增加加入定期定額,以及資金充沛下透過單筆投資可滿足退休 所需的現金流。貝萊德投信副總謝超然則是到佛光大學與同學們分享 共同基金定期定額投資理財觀念。

5 基金理財觀 投信投顧公會校園開講 摘錄經濟A 15 2024-11-19
為宣導以「共同基金」為主之理財知識,投信投顧公會自111年起規畫辦理大專院校「共同基金正確理財觀巡迴講座」,今年公會持續結合所屬的投信公司及境外基金總代理人,包括中租投顧、中國信託投信、富邦投信、元大投信、群益投信、第一金投信、復華投信、保德信投信、日盛投信、霸菱投顧、宏遠投顧、統一投信及貝萊德投信等,共同辦理大專院校「共同基金正確理財觀巡迴講座」活動。

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劉宗聖表示,公會近年來積極推廣共同基金正確投資觀念,尤其大力推廣基金定期定額,強調紀律的持續扣款以及把平均成本降低的方式,鼓勵學子把握因年輕獨有的「時間」優勢,勇敢踏出理財的第一步去享受時間複利的成果,及早達成人生的階段性目標;投信投顧公會預計於今年底前巡迴全省16所大專院校舉辦17場次講座。

首波大專院校巡迴講座已於10月中開跑,從宜蘭佛光大學揭開序幕,後續也將在銘傳大學、臺北商業大學、聯合大學、臺南大學、南華大學、朝陽科大、長榮大學、文化大學、南臺科大、逢甲大學、東海大學、臺南藝術大學、靜宜大學、健行科大及義守大學等學校舉辦,歡迎大學生踴躍參與。

另外,投信投顧公會除於官網設置反投資詐騙專區,每場次也都加強宣導「反金融投資詐騙」,提醒同學們對投資詐騙多加警戒與留意。
6 基金募集 九業者獲政策鬆綁 摘錄工商A 11 2024-10-01
 金管會30日公布2024年「鼓勵投信躍進計畫」、「鼓勵境外基金深 耕計畫」獲選名單,躍進計畫認可名單有元大投信、復華投信、野村 投信及第一金投信四家,境外基金深耕計劃有摩根、貝萊德、富達、 Goldman Sachs、富蘭克林共五家資產管理集團,九家業者適用政策 優惠期間均為一年,自今年10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止。

  金管會指出,元大、復華、野村、第一金等4家投信事業均適用基 本優惠措施,即是可申請募集不受現行相關投資有價證券的種類、範 圍及比率規定限制的投信基金,以及得申請募集ETF連結基金,所投 資投信事業已經理的ETF,不以國內成分證券ETF為限。

  元大投信選擇放寬每次送審的投信基金檔數及送審的投資海外投信 基金,申報生效期間,得由30個營業日縮短為12個營業日;復華投信 及野村投信選擇適用送審的投資海外投信基金,申報生效期間得由3 0個營業日縮短為12個營業日。

  境外基金部分,金管會說明,摩根、貝萊德、富達、Goldman Sac hs及富蘭克林五家資產管理集團,分別符合4項評估指標,可適用1項 優惠措施,五集團分別得於符合境外基金管理辦法範圍內,引進新類 型的境外基金,或與同類型投信基金投資規範不符的境外基金;或依 據境外基金管理辦法第27條之2規定,申報境外基金募集及銷售案件 。

  金管會表示,這五集團於我國募集銷售的境外基金國內投資人投資 比率上限,均得放寬為70%,除符合深耕計畫面向一「提高境外基金 機構在臺投資」、面向二「增加我國資產管理規模」相關指標外,並 分別符合面向三「提升對我國資產管理人才之培訓」或「其他對提升 我國資產管理業務經營與發展有具體績效貢獻事項」的評估指標。

  其中摩根、貝萊德、富達及Goldman Sachs集團辦理資產管理人才 培訓計畫,及與我國校園合作提供人才培訓;富蘭克林資產管理集團 在台灣辦理金融理財教育推廣,對提升我國資產管理業務經營與發展 有具體績效貢獻。
7 日股逢跌 外資就加碼 摘錄工商C2版 2024-05-22
 儘管日股4月以來回檔整理,外資不但續抱日股,且因持續看好日 股,日股逢跌就買進,據統計,今年以來至5月10日時,外資買超日 股累計金額衝破5兆日圓大關,即使近週國際資金對日股基金轉為賣 超,周賣超近9億美元,但仍持續有外資發布看多日股報告,並加碼 日股。

  日銀上週意外減少購債規模,此舉雖推升日本公債殖利率走揚,但 日圓依然疲弱。富達國際表示,日圓維持在歷史低檔區,市場也預期 日本央行保持原先寬鬆立場,日圓貶及日企公司治理改善政策等均有 利日股後續走勢,該投資團隊短期對日股持正向展望看法。

  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經理張繼文指出,日企持續獲得外資的青 睞,主要原因為日企的改革並非曇花一現,越來越多日本企業響應治 理改革、積極回饋股東,今年以來截至4月底,日股已有587家企業提 高股利發放,384家企業宣布實施股票回購,數量皆創下歷史新高。

  除了企業提高股利發放外,日本國內投資人對日股喜好度也明顯轉 佳。瀚亞投資(新加坡)認為,日本政府推出的NISA(個人儲蓄帳戶 )政策,鼓勵更多日本家庭可將巨額的存款進行投資。日本企業發放 股息與股票回購量已逐步上升;通膨的緩減、疲弱的日圓以及經濟的 改善,確提振投資人對日本股票的信心。

  貝萊德分析,看到不少利多要素正支持日本股票未來的成長,其中 日本期待已久的通膨環境終於再次到來,使企業獲利前景更加樂觀, 因為企業可以提高產品和服務價格,而不斷上升的工資將支持消費者 支出,以提高股東價值的企業改革。從策略投資的角度來看,相對於 大盤,該投資團隊持續加碼日本股票。

  瀚亞投資日本動力股票基金研究團隊強調,日股長期成長動能題材 仍相當完整,包括日本通膨相對全球其他國家來得穩健、企業資本支 出強度對股市有撐。
8 外商投信 薪情前五大揭露 摘錄工商A6版 2024-05-22
  國人掀基金投資熱潮,投信員工「薪情」也跟著好,據公開資訊統 計,2023年17家外商投信員工平均年薪135萬元起跳,其中,排名第 一的聯博員工平均年薪破515萬元、其次是安聯的380萬元、路博邁3 71萬元、施羅德357萬元、富達306萬元,幾乎不輸科技業、電子業。

  市場人士分析,去年在美國降息預期下,投資人開始大舉搶進債券 ,擅長債券商品的投信規模都大增,以聯博來說,去年全年營收就衝 高到22.88億元,薪資費用達近6億元、員工人數達115人,平均薪資 高達515萬元,而路博邁薪資費用雖只有1.7億元,但員工人數少,只 有46人,因此平均年薪高達371萬元。

  安聯投信去年不止獲利好,資產管理規模更已破兆元,已躍為台灣 最大主動式基金業者,尤其在台股ETF爆夯的年代,旗下三檔旗鑑主 動式台股基金規模至3月底仍有830.64億元,因此平均年薪也常年位 居外資投信前三大。

  市場人士認為,投信業薪資差異大,若用平均值來看只能看個概況 。一般來說,一般員工、基金經理人年薪約在100~200萬之間,而業 務主管、高階主管年薪則可介於800萬元到千萬元之間,甚至比銀行 和證券業來得更高。

  各家員工平均薪資會受到薪資總費用、員工人數影響。若以人數來 看,野村、安聯、摩根的員工人數都破200人,聯博、富達、瀚亞、 富蘭克林都破100人。

  除前五大之外,其實鋒裕匯理、貝萊德、摩根、景順、瑞銀、野村 、瀚亞、滙豐、德銀遠東、大華銀投投信的員工平均薪資 也都在200萬元以上。

  市場人士認為,雖然外資投信的人享有高薪,但也會面對較大的業 務等壓力,台灣資產管理產業已進入高度競爭,因此台灣基金產業的 高層主管現在面臨許多挑戰。
9 投信去年大賺138億 新高 摘錄工商A 12 2024-05-09
受惠全球股債雙漲,38家投信2023年獲利達138億元,創史上新高 、年增率達29%,排名前二名的元大、國泰投信今年首季獲利續強, 分別達8.2億元、5.8億元,年增率各45%、53%。法人分析,去年在 股債雙漲的環境下,是主動式、被動式基金、國內外產品線完整的投 信出線的主因。

  根據各家財報顯示,去年稅後淨利前十大與2022年一樣,元大投信 以25.5億元拿下龍頭寶座,國泰、安聯投信分別以17.7億元、17.1億 元分居二、三名,野村、復華以11.4億元、10.6億元位居四、五名, 群益、貝萊德、統一、中信、富邦投信也名列前十。

  法人分析,去年股票資產反彈,主被動基金相對於個股也逐漸更獲 存股投資人青睞,例如高股息ETF、跨國股票型、平衡型基金也在美 國通膨降溫、升息放緩下得到成長空間,既有基金規模受價格與單位 數的雙重推升,出現顯著的成長;債券ETF則是價格在歷史相對低位 ,但高債息成為最大吸引力,申購金額推動規模成長,對於產品線完 整的資產管理業者成長均為有利因素。

  國泰投信指出,去年獲利續創歷史新高,總管理資產規模達1.6兆 元,居市場第一並創歷史新高,市占率23%,年增超過3成,基金受 益人數超過221萬人,主要貢獻來自旗下多檔ETF,其中擁有125萬受 益人,規模超過2,700多億元的國泰永續高股息,去年增加1,118.3億 元。

  中信投信表示,去年資產規模年增達1,750億元創新高,因此推升 公司營收創新高、年增達23%。其中境內基金、全權委託、境外基金 總代理皆有所成長,規模增量主要來自於ETF、貢獻80%;貨幣基金 及高毛利的主動基金(如越南及多重資產)同步成長也有所貢獻,去 年公募基金規模達4,998.7億元、年成長51.3%,全委去年規模達63 9.4億元、年成長3.4%。
10 日股後市可期 法人加碼力挺 摘錄工商C2版 2024-04-25
 隨地緣政治風險增溫,市場觀望氣氛較為濃厚,加上全球半導體顯 影設備龍頭ASML日前公布第一季財報不如預期,日股從3月下旬創新 高後,也出現一波大幅回檔整理,但法人強調,日股愈跌愈具吸引力 ,資金仍持續加碼中。

  貝萊德投信指出,考量穩健的企業獲利和經歷數十年的緩慢進展後 ,薪資和通膨復甦,為日股帶來光明的市場前景,且日本央行貨幣政 策立場,將有利日本市場表現。日本總體經濟表現,在已開發市場中 相對強勁,經歷數十年的緩慢進展之後,工資復甦與溫和的通膨走勢 ,促使日本央行謹慎地宣布政策轉向,貨幣政策仍舊保持寬鬆狀態, 實質利率保持為負值,支撐風險性資產表現。

  富蘭克林坦伯頓日本基金經理人卓兆源分析,日本企業在多年投資 不足後,目前正在加大國內資本支出,透過增加自動化與數位化來提 高生產率。日本央行對大型製造業的短觀調查,反映健康的國內資本 支出前景展望,由於日股有其特殊的公司治理改革紅利,包括東京證 交所致力加強改善日本企業過往較差的公司治理,企業增加配發股利 、買回庫藏股等股東友善動作,及取消交叉持股等,皆是公司治理改 善的重要指標,預期改善後將使先前低度配置日股的資金,有回補日 股壓力,這也是法人持續加碼日股重要原因。

  近期不少日股基金或日本ETF隨勢滑落,3月15日掛牌的中信上游半 導體ETF,掛牌後價格一度上衝至17.28元,但近日跌破發行價格15元 。中信上游半導體ETF基金經理人葉松炫認為,AI浪潮帶動下,終端 需求逐步增溫,推升半導體設備需求回溫,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 SEMI)數據顯示,半導體設備銷售預期於今年至明年持續恢復,為科 技股挹注長期成長動能,拉回仍為中長線買點,建議可分批布局半導 體相關ETF,參與半導體產業長線趨勢題材。

  相對其他類股,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日股波動程度較低,適合 投資人進行長期投資,或持續採定期定額投資累積部位。
 
第 1 頁/ 共 1 頁 共( 10 )筆
 
 
免責聲明:
本站為未上市、興櫃股票資訊分享社群網站從不介入任何未上市股票買賣、交易,相關資訊若與主管機關資料相左以主管機關資料為準
內容如涉及有價證券或商品相關之記載或說明者,並不構成要約,使用者請自行斟酌,若依本資料交易後盈虧自負。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