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帳號:
密碼:
認證:
7320
詢價必答
姓名:
性別: 男.
電話:
手機:
股票名稱:
詢價 (買):
詢價 (賣):
張數:
認證:
2891
以手機號碼自動登入:

0800-222-895

0910-317-360

02-8522-3336

QRCode 便捷網址連結

首頁 > 公司基本資料 > 元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 個股新聞
個股新聞
公司全名
元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個股新聞
項次 標題新聞 資訊來源 日期
1 元大金 雙引擎獲利穩 摘錄工商B 10 2025-03-23

  元大金控(2885)2月自結獲利,單月稅後純益25.11億元,累計前 二月稅後純益已達51.17億元,每股稅後純益達0.4元。旗下主力獲利 引擎元大證券及元大銀行獲利持穩,助攻金控獲利表現。

  元大金21日股價收在35.05元,下跌0.30或0.85%,整周漲0.86% ,三大法人合計周買超3,110張,其中,外資本周賣21,359張,投信 周買超21,819張,自營商周買超2,650張。

  技術線型觀察,法人看好今年核心獲利雙引擎元大證券、元大銀行 獲利維持穩健,後續股價有望隨大盤向上反攻。
2 拚亞資中心 投信揪團赴泰搭橋 摘錄工商A4版 2025-03-20
 金管會力拚發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投信業擬揪團赴泰國交流。投 信投顧公會指出,為打造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金管會祭出「壯大資產 管理計畫」及「擴大投資臺灣」雙策略,因台股ETF蓬勃發展,已吸 引國際關注,近期規劃赴泰考察。此行有二大目標,一是將有意願赴 泰國發展ETF、連結基金的業者帶去;二是與泰國資產管理、基金公 會簽訂合作意向書,以利交流發展,預計第二季成行。

  投信投顧公會近期發出問卷,調查投信業者赴泰國發展業務的意願 ,並調查希望考察的項目,包括泰國相關法規,如外國業者進入規定 、外國產品進入規定;泰國資產管理市場及資本市場簡介,如泰國投 資人樣貌、市場主流商品、泰國當地資產管理公司市況;泰國基金銷 售通路,如財富管理機構市況、證券商品銷售市況。

  預計參訪對象包括泰國主管機關、交易所、投資管理公司協會、主 要資產管理公司、主要證券商、主要財富管理銀行等。投信投顧公會 指出,現已有三家投信及證券商至泰國耕耘多年且有初步成效,這次 可將經驗與同業分享,且期待帶動同業群聚效應,共同經營發展泰國 資本市場。

  目前元大證、凱基證已在泰國發行連結台股ETF的存託憑證DR,中 信投信則在中信金控集團旗下泰國基金管理公司(LHF)發行連結中 信成長高股息(00934)ETF的連結基金(Feeder Fund)─LH台灣成 長高股息基金(LHTWGHD),讓泰國投資人也能投資台股。

  多家投信對此行參訪意願相當高。投信業者表示,泰國金融市場有 許多值得學習之處,像是工業地產(REIT)發展蓬勃,還有個人儲蓄 帳戶也發展得很成功,都是可順路考察的重點項目。

  投信業者指出,TISA制度在泰國發展很成功,也帶動泰股發展,泰 國自2001起推出具備投資本金及利得稅負減免的各種稅收優惠基金, 引導民眾累積退休儲備。2001年實施「退休共同基金」(RMF)、20 06年實施以泰股為標的的「長期股權基金」(LTF)、2020年實施「 超級儲蓄基金」(SSF)取代LTF,因應疫情推出期間限定的「超級儲 蓄基金加碼」(SSF extra),對65%以上投資於泰國股票的超級儲 蓄基金加碼提供20萬泰銖免稅優惠,引導資金進股市、添動能。
3 元大美股電子交易 推雙省優惠 摘錄經濟B1版 2025-03-18
元大證券2024年全年海外複委託交易統計,美股市場前十大熱門標的幾乎全部集中在人工智慧(AI)相關科技股以及ETF上,顯示目前國內投資人對美國科技股高度關注。AI科技產業與相關ETF不僅代表了市場的熱點,也預示著未來的投資方向,投資人除了可選擇個股之外,也可使用ETF進行更廣泛的布局。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近期市值規模(基準日:2025年2月20日)前五大之科技類ETF依序為QQQ、VGT、XLK、SMH及IYW。QQQ由Invesco發行,追蹤納斯達克100指數、VGT由Vanguard發行,追蹤MSCI美國可投資市場資訊科技25╱50指數、XLK由道富集團發行,追蹤科技股產業指數、SMH由 VanEck發行,追蹤美國半導體25指數、IYW由iShares發行,追蹤道瓊美國科技指數。透過元大證券複委託平台,投資人可輕鬆接觸更多美股市場熱門ETF,並可按照不同的投資目標選擇適合的投資標的。

面對投資熱潮,元大證券強勢推出「美股電子交易手續費優惠活動」,幫助投資人以更低成本進場,搶搭全球市場趨勢。即日起,無論是手續費率(%)或低消門檻,享有雙省優惠,驚喜連連。
4 元大金均薪202.3萬奪冠 摘錄工商A 11 2025-03-18
 14家金控2024年平均員工薪資出爐,根據各金控財報,合計整體1 4家金控去年員工薪水平均數為152萬元,較前一年成長11.76%,其 中,元大金控以年薪平均202.3萬元,擠下去年首位中信金,拿下金 控「金飯碗」寶座,繼2021年後再度登頂。

  主計總處2月公布去年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4萬6,450元、 年增2.77%,創25年最大增幅;總薪資平均6萬984元、年增4.39%, 創14年最大增幅。而各行業中,去年金融及保險業經常性薪資年增5 .44%最多,主因營運狀況較佳,按月獎金發放增加。

  14家上市金控去年稅後純益逼近6,000億元、達5,979.79億元,年 增率高達63.70%,更締造單年金控獲利的新紀錄。

  而根據14家金控財報,元大金去年員工平均薪資202.3萬元,遠超 2023年的168.4萬元,年增幅達20.07%,擠下去年首位中信金;至於 中信金平均薪資187.6萬元,雖仍優於2023年的179.7萬元,年增幅僅 4.4%;第三名則為兆豐金的175.9萬元,年增幅則有6.09%。

  而以年增幅來看,凱基金去年員工平均薪資174.8萬元,不僅名列 第四位,且年增幅高達21%,更是全體金控增幅最高。法人分析,主 要是去年台股交投熱絡,元大及凱基證券表現亮眼挹注。
5 元大證 推美股交易手續費優惠 摘錄工商C4版 2025-03-17
  隨著市場對美國經濟前景的高度關注,全球科技競賽白熱化、川普 強勢回歸之新一波財政政策與貿易策略,均為市場帶來許多新的投資 契機。面對這波投資熱潮,元大證券推出「美股電子交易手續費優惠 活動」,幫助投資人以更低成本進場,搶搭全球市場趨勢。即日起, 無論是手續費率或低消門檻,享有雙省優惠。

  根據元大證券2024年全年海外複委託交易統計,美股市場前十大熱 門標的幾乎全部集中在人工智慧相關科技股以及ETF上。隨著人工智 慧技術的快速演進,全球科技企業紛紛加碼投入AI研發與應用,這股 趨勢對投資市場產生了顯著影響。AI科技產業與相關ETF不僅代表市 場的熱點,也預示著未來的投資方向,投資人除可選擇個股之外,也 可使用ETF進行更廣泛的布局。元大證券亦非常重視資訊安全一環, 無論在個人資料保護的周全性、整體的資安政策上,均加強內部控制 並建立多層次縱深防禦架構,強化整體資安防護能量,以確保資訊系 統安全。透過國際標準制度優化資安治理,以因應各種潛在的風險事 件,提供客戶一個優質交易環境。相關活動詳情,可造訪元大證券官 網查詢。
6 元大金配發股利1.85元 摘錄經濟A 10 2025-03-15

元大金昨(14)日董事會通過2024年度股利分配,每股配發現金股利1.55元加上股票股利0.3元,現金股利及總股利1.85元均創新高,預計發出200億元現金。

以昨天收盤價34.75元計算,現金殖利率約4.4%。

元大金董事會並通過2024年財報,全年稅後純益為358.2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年增34.9%,每股稅後純益(EPS)2.77元。本次盈餘分配率約66%,突破近十年配發率最高62%的紀錄。今年股東會訂於6月13日召開,屆時將盈餘分派案提請股東會承認。

元大金以證券為主體,2024台股全年上漲28.47%,上市櫃日均量達5,247億元,年增逾46%,受惠台股表現亮眼,帶動元大證券經紀手續費收入增加,經紀市占率13.26%,創近十年新高。此外,市場整體ETF規模續增,帶動元大投信管理資產規模突破2.2兆元,累計全年稅後純益39.48億元,成長55%。元大金先前公布,2月自結稅後純益25.1億元,較元月略減。
7 亞力手握百億元訂單 摘錄經濟C6版 2025-03-12

亞力(1514)昨(11)日受邀參加2025元大證券第1季投資論壇,亞力指出,目前在手訂單維持百億元,今年國內外市場兩頭並進,除了繼續積極爭取台電訂單,也將協助龍頭等級的國際半導體大客戶赴海外設廠,迎來更多重電設備訂單。

另外,由於先前已取得竹園靜態同步補償器(STATCOM)統包變電所訂單已有不錯的實績,今年力拚至少也能拿下兩所STATCOM的訂單。

訂單方面,亞力指出,目前在配電(饋線)自動化開關產品開發成功,預計未來每年可取得台電及東南亞約10億以上訂單,而變壓器二廠新建完工後,每年預計可取得改良型及亭置式變壓器約10億~15億元訂單,此外,來尚有8所STATCOM、總金額約為200億市場需求,這部分也會積極爭取。

值得一提的是,在AI科技爆發,亞力積極抓準相關訂單,亞力指出,在IDC機房電力設備上,亞力的強項是高低壓配電盤、模塑型/非晶質變壓器,近年每年貢獻約2~3億營業額,未來因應國內外AI及大數據應用之市場需求,將有爆發性成長。

軌道工程方面,亞力指出,近年已取得台鐵嘉義高架化、台南地下化、花東複線化。
8 12家金控前兩月獲利減4.8% 摘錄經濟A4版 2025-03-08


12家上市金控昨(7)日公布2025年前兩月獲利,受到部分金控獲利衰退影響,12家金控合計2月獲利246.4億元,較前月與去年同月均衰退;累計前兩月12家金控合計獲利527.2億元,年減逾4.8%。

每股稅後純益(EPS)以中信金0.6元暫居第一,凱基、兆豐、永豐三家金控EPS同為0.42元居次,新光金則是連兩月虧損。

中信金2月自結稅後純益49.1億元,月減28%,受子公司台灣人壽因美元匯率波動影響認列較高匯兌損失致單月稅後純益4.6億元,較上月及去年同期大幅衰退;累計前二月稅後純益117.3億元,年減12%,EPS為0.6元。子公司中信銀行2月雖受到小月影響,但存放款基盤及淨利差持續擴大,加上財富管理動能維持強勁,單月稅後純益42.3億元,仍較前月成長5%,累計前兩月稅後純益82.58億元,年成長10%。

凱基金控2月稅後純益34.62億元,前兩月獲利71.18億元,創歷來同期新高,年成長約27%,EPS為0.42元。凱基金控指出,2月資本市場走勢偏弱,但成交量能較1月成長,凱基人壽2月保單銷售動能強勁,並掌握市場波動操作積極實現資本利得,使得2月獲利為26.6億元,累計前兩月獲利50.01億元,年成長66%,推升凱基金獲利創同期新高。

兆豐金2月獲利30.23億元,較前月略減,累計前兩月獲利62.4億元,年減18.5%,EPS為0.42元。永豐金2月自結稅後純益24.42億元,較上月減少15.9%,累計前兩月稅後純益53.45億元,續創歷史同期新高,年成長21.4%,EPS 0.42元。

元大金2月稅後純益25.1億元,累計稅後純益51.1億元,年減5%,EPS為0.4元,旗下元大證券受惠台股2月日均量增加,帶動證券經紀手收,單月稅後純益13.9億元,月增8%,累計獲利26.7億元,元大人壽2月受惠經常性收益提升及實現資本利得,當月稅後純益1.02億元,較1月大增4倍多,累計獲利1.21億元。

第一金2月自結獲利24.05億元,月減5.5%,累計稅後純益49.49億元,年增5.9%,EPS為0.35元。華南金2月單月稅後純益16.98億元,前兩月稅後純益36.76億元,年增3.34%,EPS為0.27元。

台新金2月自結稅後純益20.1億元創歷年同月高,月增26%,主因證券子公司大幅成長1.6倍,累計稅後純益36億元為同期次高,EPS為0.25元。

新光金2月稅後淨損23.5億元,前二月虧42.2億元,每股稅後虧0.24元,主因子公司新光人壽2月虧31.3億元較上月擴大。新光金表示,因新壽採用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新制,匯兌利益均全數提存外準金,無法挹注獲利。
9 健鼎 瞄準逾120天 摘錄經濟B5版 2025-03-08
健鼎(3044)今年產品組合持續優化、部分終端消費電子產品市況改善,毛利率有望提升,公司業務多元有利營運穩健。去年稅後純益83.83億元創新高,年增38.29%,每股純益(EPS)15.95元,擬配發每股現金股利10.3元,

隨Birch Stream、Turin等新平台陸續出貨,且Eagle Stream、Genoa滲透率續升,健鼎一般型伺服器業務成長有望優於業界微幅成長的預估;2025年伺服器與網通業務營收年增11~15%,占比30~32%。手機業務主要為韓、中系客戶,中國大陸HDI相關報價在去年第4季回升,因報價成長加以基期較低等因素,預期健鼎今年手機業務年增高個位數。

看好健鼎後市可買進價內外15%以內、有效天期120天以上的權證入手。(元大證券提供)
10 櫃買兩新兵 本周報到 摘錄經濟C5版 2025-03-03
本周櫃買家族再添兩檔新兵,包括光焱科技(7728)將於3月6日上櫃掛牌,浩宇生醫將於3月7日上櫃掛牌。今年來新增上櫃公司達八家,上櫃家數來到845家。

光焱科技主要是從事模擬光源、半導體光電轉換測試儀器及晶圓級光電檢測設備設計、組裝與銷售業務,董事長為柯歷亞,推薦證券商是台新證券及國泰證券,申請時資本額1.23億元。

光焱科技2023年度合併營收為3.33億元,稅後淨利為7,678萬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6.62元。2024年前三季合併營收為2.86億元,稅後淨利為8,817萬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7.16元;承銷價為220元,與2月27日興櫃均價362.09元相比,有不小的價差。

浩宇生醫是以科技事業申請上櫃,主要從事治療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之複合性醫療器材開發,董事長為陳正,推薦證券商是元富證券、華南永昌證券及凱基證券,申請時資本額6.23億元。

浩宇生醫2023年度合併營收為2,248萬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稅後淨損為6,572萬元,每股虧損為1.17元。

2024年前三季合併營收為1,770萬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稅後淨損為7,954萬元,每股虧損為1.31元。承銷價為23.4元,與2月27日興櫃均價37.03元相比,也有逾13元的價差。

上周櫃買中心分別審議通過昶瑞機電、久禾光申請上櫃案,兩家公司都是準上櫃新兵。

昶瑞機電主要從事直流電馬達吊扇設計、製造及銷售,董事長為蔡翔如,推薦證券商是富邦證券、元大證券及玉山證券,申請時資本額2.65億元。

久禾光主要從事光學鏡頭研發、製造與銷售,董事長為王世岳,推薦證券商是宏遠證券、第一金證券及富邦證券,申請時資本額4.11億元。

截至3月2日,股票已上櫃家數843家(包含外國公司28家),今年來累計上櫃掛牌公司有六家。櫃買中心已同意櫃檯買賣契約,尚未掛牌家數九家,除本周即將掛牌的光焱科技、浩宇生醫,還有台灣精材、生合、友鋮、金利食安、築間、昕奇雲端、立誠。
11 九券商活絡權證 獲獎 摘錄經濟C5版 2025-02-18
為激勵權證發行人促進權證發行及交易市場發展,臺灣證券交易所日前舉辦「113年度權證發行人獎勵活動」頒獎典禮,包括元大、凱基、群益金鼎、元富、永豐金、兆豐、統一、國泰、富邦等證券商均獲頒獎項。

本次獎勵活動共有「權數效率獎」、「權值卓越獎」、「權值成長獎」及「權值衝刺獎」等四個獎項,依序由統一綜合證券、元大證券、富邦綜合證券、元大證券等獲得第一名。

頒獎典禮分別對去年平均每檔權證成交金額較高、全年權證總成交金額較高、權證成交金額成長率較高,及權證交易活絡程度達計算標準檔數較多的發行人,各評選出八名,第一至第四名各一位,第五名取四位並列,分別頒發獎金及獎座。

證交所副總經理杜惠娟致詞表示,2024年上市權證發行檔數再創歷史新高,此次評選獎勵活動,除獎勵權證發行人對擴大權證市場的貢獻,更為鼓勵權證發行人強化造市品質,強調權證發行後流動性的表現。

杜惠娟說,自2023年11月10日起實施權證避險股票降稅後,發行人的稅務負擔減少,發行人有更多的資源提供優良的權證服務,提升投資人參與意願,使權證市場更為繁盛興旺。

證期局副局長黃厚銘指出,權證對於市場而言是很有價值的投資工具,不僅具有價格發現的功能,也使投資人有操作避險投資的管道,讓投資人的投資策略更為多元化。

黃厚銘說,自權證避險降稅案實施以來,權證發行人的避險成本大幅降低,發行人得以提供更好的報價,帶動更多投資人進入權證市場。感謝所有獲獎的證券商,持續發行優質的權證商品,提供流動性使權證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也感謝各界共同的努力。

主管機關未來秉持發展與安全並進的理念,致力於創造對於發行人與投資人雙贏的市場環境,希望未來各權證發行人可以持續推出更多權證,也持續提供更好的報價給投資人,使權證交易量能夠持續上升,產生良性循環,使權證市場更為蓬勃發展。

頒獎典禮邀請黃厚銘蒞臨,證券商公會理事長陳俊宏、及多家發行人總經理與金融商品部門代表都出席觀禮。
12 權證發行獎勵活動 頒獎 摘錄工商B5版 2025-02-17
 證交所14日舉辦「113年度權證發行人獎勵活動」頒獎典禮,共有 權數效率獎、權值卓越獎、權值成長獎及權值衝刺獎等4個獎項,分 別由統一、元大、富邦及元大等券商奪冠,其中,元大證券摘下兩個 獎項第一名。

  113年權證發行檔數再創新高,為持續激勵權證發行人促進權證發 行及交易市場發展,證交所此次獎勵活動計4個獎項,各評選出8名, 第一至第四名各一位,第五名取四位並列,分別頒發獎金及獎座。

  此次頒獎典禮,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黃厚銘、券商公會陳俊宏理事 長及多家發行人總經理與金融商品部門代表都出席。

  證交所副總杜惠娟致詞表示,113年上市權證發行檔數再創歷史新 高,此次評選獎勵活動,除了獎勵權證發行人對擴大權證市場的貢獻 ,更為鼓勵權證發行人強化造市品質,強調權證發行後流動性的表現 。

  杜惠娟說,自112年11月10日起實施權證避險股票降稅後,發行人 稅務負擔減少,有更多資源提供優良的權證服務,提升投資人參與意 願,使市場更為繁盛興旺。

  黃厚銘致詞表示,權證是很有價值的投資工具,不僅具有價格發現 的功能,也是操作避險投資的管道,投資策略更為多元化。自權證避 險降稅案實施以來,權證發行人的避險成本大幅降低,得以提供更好 的報價,帶動更多投資人進入權證市場。

  黃厚銘強調,主管機關秉持發展與安全並進的理念,致力創造發行 人與投資人雙贏的市場環境,希望未來各權證發行人持續推出更多權 證,提供更好的報價,使交易量持續上升,產生良性循環,市場更蓬 勃發展。

  證交所公布各獎項名次如下:

  一、權數效率獎(發行人權證總成交金額達100億元且平均每檔權 證成交金額較高者):

  第一名(獎金40萬元):統一證券(平均每檔權證成交金額為2,1 82.19萬元)。第二名(30萬元):兆豐證券(1,731.51萬元)。第 三名(20萬元):富邦證券(1,500.34萬元)。第四名(15萬元): 元大證券(1,370.32萬元)。第五名(10萬元):永豐金、元富、群 益金鼎、國泰等證券。

  二、權值卓越獎(發行人權證總成交金額達100億元且總成交金額 較高者):

  第一名(獎金40萬元):元大證券(權證總成交金額為1,781.41億 元)。第二名(30萬元):群益金鼎證券(965.87億元)。第三名( 20萬元):凱基證券(953.78億元)。第四名(15萬元):統一證券 (816.58億元)。第五名(10萬元):元富、永豐金、國票、富邦等 證券。

  三、權值成長獎:(發行人權證總成交金額達80億元以上且與112 年相較為正成長,取成長率較高者):

  第一名(獎金40萬元):富邦證券(權證總成交金額成長率為82. 99%)。第二名(30萬元):元富證券(82.59%)。第三名(20萬 元):永豐金證券(58.85%)。第四名(15萬元):統一證券(53 .82%)。第五名(10萬元):元大、國票、群益金鼎、凱基等證券 。

  四、權數衝刺獎:(發行人權證日均成交金額達200萬元以上且交 易期間達50個交易日以上,取符合計算門檻檔數較多者,檔數相同時 依該等權證日均成交金額合計數高低排序):

  第一名(獎金80萬元):元大證券(達計算門檻之權證檔數為8檔 )。第二名(獎金60萬元):凱基證券(2檔)。第三名(40萬元) :元富證券(1檔)。第四名(30萬元):統一證券(1檔)。第五名 (20萬元):永豐金證券(1檔)。
13 存股標的 八成選台股商品 摘錄經濟A9版 2025-02-16


存股族追求長期穩定收益,投資標的仍以ETF為主。臺灣證券交易所統計,2024年定期定額投資ETF、股票金額占比各為82%、18%,交易戶數前六大ETF都超過10萬戶,股票則由台積電拿下金額及交易戶數雙冠王。

證交所資料顯示,至2024年12月,定期定額ETF交易戶數排行前五名為國泰永續高股息、元大台灣50、元大高股息、富邦台50、群益台灣精選高息,達12.2至30.7萬戶;個股以台積電、兆豐金、玉山金、鴻海、中信金位居前五大,約1.6至9.4萬戶。

元大證券指出,逾八成客戶選擇台股ETF為存股標的,元大台灣50、元大高股息最受青睞;個股多挑選台積電、鴻海,及配息相對穩定的元大金、兆豐金、中信金。

富邦證券分析,存股族最愛「配息型、市值型、主題型」三類ETF,近來兼具高配息及永續概念的國泰永續高股息晉身冠軍,更顯示投資人希望獲得穩定現金流外,亦促進社會環境正向改變。

元富證券觀察,雖然常青樹元大台灣50具一定市場地位,但國泰永續高股息、復華臺灣科技迅速崛起,反映市場對成長型產業強烈關注;高股息ETF與ESG標的不僅滿足投資人對穩定收益需求,亦與永續發展期待契合。
14 定期定額買台股ETF 掀熱潮 摘錄經濟A9版 2025-02-16

近年存股風氣盛行,加上投資門檻降低,定期定額投資台灣股票與ETF成為普惠金融亮點之一。截至2024年12月,單月投資金額逾150億元,累計扣款達3,904.5億元,今年底突破5,000億元規模可期,持續扮演台股穩盤助力。

臺灣證券交易所推動證券商開辦台股定期定額業務邁入第八年,由2017年單一年度扣款金額12.0億元,至2024年已大幅攀升至1,625.4億元,主要伴隨加權指數由9,000多點上漲至20,000點以上,及高股息ETF投資熱潮。

觀察單月投資金額,雖然行情歷經多次劇烈波動,但2020年3月站上10億元後,2022年3月就達到50億元,2024年元月更衝高至100億元以上,目前最高點落在去年7月的157.9億元。

綜合富邦證券、元富證券等業者看法,單月投資金額何時可達200億元,需視國內外經濟發展及市場狀況而定,雖然今年波動成為常態,但台股企業獲利維持穩健成長,長期而言有機會穩步趨堅,可望帶動定期定額投資額逐步往上攀高。

證交所統計,2024年參與定期定額投資人數分布,主要集中於21至50歲青壯年族群,合計占比超過五成,反映年輕世代已具備投資理財觀念,提早準備長期投資規畫;金額分布以41至50歲占比27.3%最高,31至40歲23.6%、51至60歲20.3%分居第二、三名。

個別證券商承辦狀況來看,第一家開辦的富邦證券透露,由於推出多樣化商品及手續費優惠策略奏效,帶動開辦以來已有逾15萬客戶參與,每月投資金額超過20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近五成,看好未來扣款戶數或金額有望持續成長。

元富證券說,旗下參與台股定期定額投資客戶2024年成交金額,較2019年增幅超過202%,每年參與專案人數穩步增長,顯示投資人對長期穩定投資策略重視度大幅上升。

展望後市,凱基證券經紀暨財富管理通路處主管孫成保認為,隨投資人接觸更多資訊,降低波動或單一個股風險及追求長期表現穩定的需求,將使定期定額存股更受青睞,預期即將開放的主動型ETF,擁有特定主題與資產靈活配置的特性,提供積極型資金更多元選擇。

元大證券指出,定期定額投資非常適合股市新手,元大證券今年推出新戶方案搶市,目前共有六組ETF投資組合、81檔ETF及110檔個股可供申購,並持續跟進市場趨勢更新架上標的,以提供投資人多元化選擇。

富邦證券表示,2025年上半年受川普上任初期影響,股市可能出現波動,但長期而言,定期定額仍是隨時都可入場的投資方式,尤其近年新推出的多樣化ETF商品,且定期定額投資概念在上班族、學生族及小資族間非常受歡迎,預期扣款金額可望逐步成長。

元富證券預期,台灣科技類股、AI產業及護國群山等前景看好下,相關標的及ETF將持續受到投資人青睞。
15 金控元月獲利開門紅?五家開好彩頭 摘錄工商A2版 2025-02-08
 2024年金控獲利創下歷史新高,蛇年開春後的新年度元月獲利,已 揭露的九家金控合計為269.1億元,較去年1月下滑5.79%,仍有五家 年增率呈正成長。整體14家金控獲利是否有機會「開門紅」,追平或 超越2024年元月539.15億元的獲利,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觀察九家金控元月獲利,共計269.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85.64億 元小幅下滑,其中有五家正成長。至於獲利金額,以中信金68.27億 元最高。

  中信金子公司中信銀行因存放款基盤持續擴大、財富管理動能維持 強勁,且有衍生性金融商品操作及債券處分挹注,1月稅後純益40.2 4億元。台灣人壽受惠於新契約保費業務動能成長,股票及基金等投 資處分利得佳,1月稅後純益24.66億元,不過去年趁勢認列私募股權 基金處分利益致資本利得基期較高,獲利較去年同期下滑40.8%。

  凱基金1月整體資本市場呈現走升格局,旗下主要子公司壽險、銀 行、證券、投資等業務獲利皆有穩健表現。凱基人壽1月保單銷售動 能強勁,新契約保費較去年同期成長超過5成;投資方面亦掌握市場 趨勢並實現獲利,1月稅後純益達23.4億元,相較去年同期成長48% 。

  兆豐金受惠銀行、證券子公司獲利回升,今年1月獲利較去年12月 增加18%。兆豐證券1月稅後盈餘3.06億元,較去年12月大幅成長16 3%,自營與承銷業務表現亮眼。兆豐銀去年1月認列高鐵聯貸案利息 補償金10億元,若排除該因素,今年1月與去年同月獲利相當。

  玉山金1月稅後純益創歷年同期獲利最高,較去年同期增加7.95% 。永豐金1月稅後純益創歷史單月新高水準,年成長14.4%,主要成 長動能來自於銀行子公司。

  元大金整體獲利水準持穩。1月台股交易日僅15天,仍挹注元大證 經紀業務手續費收入。元大銀行在財管手收挹注下,1月稅後純益9. 3億元。元大人壽方面,1月新契約保費收入大成長。
16 二家新兵本周報到 摘錄經濟C5版 2025-02-05
本周櫃買家族再添二家新兵,資訊軟體服務業者凱鈿(7737)於今(5)日登錄興櫃,溢泰實業將於7日登錄興櫃,今年來新登錄興櫃公司將達到13家。

凱鈿主要業務項目為程式設計、軟體開發、商業分析及一般廣告服務等業務,致力於提供多元的AI智能化工作流程及數據解決方案,協助企業提升營運效能及組織敏捷力,優化決策流程。輔導推薦證券商為元大、台新、凱基證券,興櫃認購價為68元。

凱鈿目前亞洲地區營收貢獻達46.7%,北美33.7%,歐洲13.4%。凱鈿董事長蘇柏州表示,將深化AI與文件數據技術的結合,開發更智慧化的數據解決方案,也會加強拓展海外企業用戶市場,將優先進軍日本、東南亞及美國市場。

溢泰實業將於7日登錄興櫃,主要從事淨水設備及其濾芯耗材、戶外車載用品(車頂架、車尾架等)及工業水處理研發、製造及銷售。輔導推薦證券商為凱基、中國信託、永豐金證券,興櫃認購價為90元。
17 元大證券總經理 郭明正:以權代股操作 多空靈活操作 摘錄工商A6版 2025-01-22

  受惠AI帶動及台積電股價屢創新高,2024年台股大漲近3成,在全 球股市名列前茅。展望2025年,隨著AI應用持續擴展,台灣供應鏈扮 演關鍵角色,因此相關標的都值得持續關注。

  而美國總統川普提出的「全面關稅政策」重新點燃通膨疑慮,使得 聯準會利率政策轉趨晦暗不明,加上地緣政治風險等,致投資環境充 滿挑戰,建議投資人善用權證多空靈活操作特性,透過「以權代股」 操作,當盤勢未如預期時,便能享有權證「最大損失有限」的保護, 在合理控制風險同時,也不會錯失投資機會。

  為方便投資人能快速「選股票」、「選權證」、「看盤與下單」, 元大證提供投資先生APP、點金靈、元大權證網等多元權證資訊平台 ,運用熱門選股、智慧搜尋等功能,即可快速挑出適合的股票及權證 。各平台都有提供每一檔元大權證的「造市波動率」,可直接透過權 證試算器,輕鬆試算元大權證的「合理價」,精準掌握權證合理價格 變化,以確保投資權益。
18 國泰永豐證雙雙突破兆元 摘錄經濟A 11 2025-01-18


複委託2024年爆出7.8兆元新天量,複委託大券商的交易量也暴衝創紀錄,包括國泰證券、永豐金證券2024年承作複委託交易量雙雙突破兆元,兩家券商合計達3兆元,市占近四成,元大證券、富邦證券也都超過9,000億元,凱基證券也有8,700多億元水準,五大金控體系券商複委託交易量就搶下七成江山。

台股近年頻創新高,除了ETF吸引國人蜂擁投入,存股運動也蔚然成風,而大型券商也積極推動存股概念由台股延伸至海外市場,尤其是美股,造就了複委託交易量大增,各大券商針對美股市場更積極推出定期定額手續費優惠,最低只要1美元,大幅壓低過去令投資人在意的高額手續費成本,同時持續強化報價資訊與交易便利性,吸引小額投資人錢進海外市場複委託交易,對照2024年開戶數非專業的一般投資人大增百萬戶,可見美股AI熱潮帶動與交易成本與投資門檻大減,吸引一般投資人大舉搶進。

元大證券指出,2025再推出全新美股交易手續費優惠,可做到美股定期定額日日扣設定,包括美股與ETF手續費均打到0.1%,低消1美元。
19 宇辰系統掛牌 營收獲利亮眼 摘錄工商A 20 2025-01-17
  由元大證券輔導的宇辰系統科技(7813)於昨(16)日登錄興櫃, 宇辰系統2023年營收14.62億元,EPS 1.80元,2024年截至11月營收 15.91億元,EPS 3.09元,已超越2023年營收及獲利,宇辰系統扮演 著半導體廠務工程的大腦與心臟,智能工廠時代的領航者,宇辰系統 主要從事廠務自動化及電力工程之系統整合服務,廣泛服務於國內高 科技廠,為台灣高科技廠廠務儀器控制提供服務,負責統一控制生產 所需的水、氣、化、機電、空調等廠務設備,是使國內高科技廠及各 大半導體廠廠務順利運轉背後重要的推手。

  宇辰系統成立於民國99年,公司營運總部位於新竹市,董事長暨總 經理何瑞祥帶領宇辰打入台灣半導體大廠的廠務自動化控制的工程業 務,並同步代理工程所需相關設備,透過24小時的在地售服,深化了 與客戶的連結,成為半導體大廠密不可分的重要夥伴。因此,台灣各 大科技廠全球建廠規畫都少不了宇辰的身影,宇辰集團也陪伴客戶腳 步全球布局,除已設置中國南京子公司以及越南子公司以外,也陸續 成立美國子公司及德國子公司。

  宇辰公司利用先行者的優勢,從取得半導體大廠的儀控工程門票後 ,配合客戶需求,及遠觀未來皆為軟體、IoT、AI的世界,逐步自行 研發各式廠務控制軟體,包括 FMCS(廠務監控)、FHM(物料管理) 、E-MAP(智慧監視整合平台)、VMS(智慧振動監測管理)、VRS( 視覺辨視系統)、EMS(能源管理)等與硬體設備進行系統整合,再 透過資料庫管理即時提供對應措施,達到無人自動化之廠務控制,協 助客戶邁向工業4.0無人工廠的目標。

  宇辰公司以近15年的時間,提供具備高附加價值的廠務自動化服務 ,涵蓋廠務自動化所需的硬體代理權以及廠務管理所需的軟體開發, 所有關鍵技術與資源皆由公司自主掌控,使宇辰與客戶間具備高度黏 著度,國內知名半導體大廠的首套廠務監控軟體,以及全球首例工業 用5G IoT系統的導入,皆由宇辰成功完成,宇辰公司透過提供一條龍 服務具備無法取代的競爭優勢,配合半導體大廠擴廠計畫,提供全球 化的服務,已成為國內科技大廠廠務自動化及電力工程不可或缺的重 要合作夥伴,未來成長可期。
20 三連霸 中華郵政穩居買債王 摘錄經濟A 10 2025-01-15

2024年最後一個月,債市大戶操作兩樣情。櫃買中心公布2024年12月債券買賣超統計,有「綠巨人」之稱的中華郵政砸下重金、加碼台債180億元,蟬聯「買債王」寶座;相較於中華郵政積極「錢」進債市,「小金人」農業金庫卻另有盤算,大舉拋售198億元的債券,奪下單月賣超冠軍。

中華郵政手握8.3兆元的可運用資金,在國內債市「喊水會結凍」、具有左右債市行情的能力。回顧2024一整年,除了1月、2月與9月以外,其餘九個月的買債王均由中華郵政擔綱。

櫃買中心統計指出,2024年12月買超債券前五大機構除中華郵政外,依序為民營玉山銀行、外商渣打銀行、公股臺灣銀行以及「老三票」之一的中華票券,單月買超金額分別是59億、39億、32億與27億元。

另外,上海銀行、凱基銀行、花旗銀行、板信商銀與國際票券也依序擠入前十大,買超金額約20億、17億、14億、10億與9億元。

債券商主管指出,美國聯準會自2024年9月啟動降息循環,有助債券殖利率持穩,增強銀行與票券商的持券信心,部分金融機構開始在初級或次級市場上加碼債券,以去化手頭的餘裕資金。

中華郵政主管指出,2025年新台幣債券到期約1,600億元,將持續補進國內的公債與公司債,目前10年期公債殖利率逾1.6%「尚符合需求」。

相較於國內銀行與票券商等主要買家敲進債券投資,以交易為目的的證券商,長期以來都站在債券賣超一方,不過2024年12月卻有兩家銀行意外擠入賣超前五大。

櫃買中心資料指出,2024年12月除農業金庫衝出、居債券賣超金額最大,彰化銀行也賣超71億元債券,名列賣超第四大。

除農業金庫與彰銀外,賣超前十大均為以交易為目的的證券商,其中凱基證券與元大證券賣超約112與110億元,分居賣超亞軍與季軍。

至於第五名至第十名,依序為富邦證券、元富證券、華南永昌證券、群益金鼎證券、永豐金證券與統一證券,賣超金額介於60至23億元之間。
 
第 1 頁/ 共 6 頁 共( 107 )筆
 
 
免責聲明:
本站為未上市、興櫃股票資訊分享社群網站從不介入任何未上市股票買賣、交易,相關資訊若與主管機關資料相左以主管機關資料為準
內容如涉及有價證券或商品相關之記載或說明者,並不構成要約,使用者請自行斟酌,若依本資料交易後盈虧自負。
 
回到頁首